人際魔法盒──人際溝通成長團體

 

一、團體名稱:人際魔法盒──人際溝通成長團體

二、團體目標

1.          成員可以了解人際溝通能力的重要性

2.          成員可以了解及學習有效的溝通方式

3.          成員可以覺察自己在人際方面的特質

三、團體性質

高結構性、固定成員團體。

四、領導者及訓練背景:

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四年級學生,曾修習團體諮商、團體輔導、諮商理論與技術、人際關係訓練、輔導原理、普通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等相關課程。

五、團體對象:

大學生8人。

六、招募方式與甄選標準:

在師大校園中以海報張貼及網路公告方式,使潛在成員看到宣傳,並瞭解團體大概進行方式及內容,吸引成員自動前來參加其有興趣的團體,除在報名表上的基本資料即參加原因外,並透過與leader的會談,確定其條件及問題適合接受團體諮商,方成為成員。

七、時間頻率及次數:

每週一次,每次50分鐘。

八、地點:

團體諮商室。

九、理論基礎:

(一)    成員之行為特徵與需要(基本理論)

 

在青年期,青少年尋求認定,他們逐漸獨立於父母,將認同感轉向同儕團體。他們大部分的時間是和同齡的人、他們覺得愉快,能認同的人在一起。而由青年期進入成年期,其成年期的主要課題便是親密與孤立(intimacy versus isolation) 。Erikson認為年輕成人需要也希望親密關係,他們需要對他人做深度的個人承諾。如果他們無法獲位於如此做,便可能變的孤立、只關心自己(黃慧真,民87)。

而成年期除了獨立於父母,經濟上和情緒上逐漸獨立,其生活重心還包括與朋友、與家庭、與異性、與上司的關係,開始準備建立第一個生活架構,選擇一種職業、結婚、建立一個家庭、參加公眾或社會團體….等。故在成年時期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更首推重要。

在當今社會人際交往頻繁,無論商務往來或社交活動,都有賴於和諧的人際關係。而人際關係之所以受到限制,大多時候是因為未具被人拒絕。我們常常自行揣測對方的可能反應,不敢或不肯主動屌達自己真正的想法,迂迴的結果,是無法得到他人真誠以對,失去了朋友,甚至造成生意上的損失。

所以溝通再人際關係上實為重要的一環,而溝通是指自己和別人的溝通,包含了自己、別人和兩者之間的關係-要和自己接觸也要和別人接觸。而溝通是雙方使自己讓別人了解也了解別人的過程,所以個體了解自己是個怎樣的人士溝通首要基礎。及後包括專注、傾聽、我訊息、理性非理性的想法、自我表露、語言非語言訊息之溝通技巧也是我們必須學習的重點。

 

() 協助之方法與策略(活動設計理論)

本方案的活動設計理論,設計旨趣在於透過日常生活中語言與非語言訊息的傳遞過程,覺察自我的溝通型態及人際互動的模式。此外,藉由同理心的技巧練習,破除既有非理性信念的障礙,學習較適當的情緒表達方式,以增進自我的人際溝通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其運用的理論如下所述:

1.     同理:

「同理心」是指偵察和確認他人的情緒狀態,並於以適當的反應。同理心的第一個部分是偵察(detecting)和確認(identifying)一個人的感受(feeling),這個部分強調的是知覺(perceptual)技巧——能確認到口語和非口語線索,據以確認其情緒狀態。而同理心的第二個層面強調適當的反應,是指對他人的情緒的認知並加以反應的溝通技巧。

 

2.     語言與非語言訊息:

語言是溝通的重要工具,人類靠它彼此傳達思想、意見及感受。但是,語言有時會被誤用而引發誤解。常見的語言溝通一些障礙狀況有以下幾點:

(1)語言是符號:語言其實只是符號,不是它代表的那個事物。

(2)語言認知的主觀性:同樣的一句話對其含意的認知或解釋,有時因人而異,因此語言的含意不在詞句本身,而是在於溝通雙方如何詮釋的。

(3)多重意義的語言:為了補救上述的缺點,好像只好多查字典,但它仍有一些缺點。因為一個字常常不只一個意思。

(4)模擬兩可的語言:語意上的誤解有時是因為模擬兩可的語詞所引起的。要避免這種誤解,需要進一步澄清對方的意思,不讓誤解在曖昧中繼續存在。

(5)相對的語詞:相對的字或詞是藉由比較而得其義,例如胖瘦、高矮、快慢等,均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運用相對的字眼時,如果不加以說明或解釋,很容易造成溝通上的問題。

(6)弦外之音:有些語言有兩層意義,一為表面意義,另一為延伸意義。表面意義是指純粹客觀的意義,而延伸之意是加入主觀的情感意義在內。

(7)抽象的語言:有時溝通的言詞用得太抽象,常會導致意思不明或誤會其意。

為了避免抽象思考與語言所帶來的問題,就必須從抽象走向具體與精確,具體精確是對事物給予最正確、詳現的描述,它有助於集中焦點。運用who,when,where,what,which,how等詢問,以使資料更具體精確,減少誤解的產生。

                       

非語言的溝通方式有兩種:(1)身體的動作,諸如面部表情、姿勢、與手勢等。以及(2)空間的關係,諸如你與他人所保持的距離多寡。明瞭身體語言所帶表的意義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有五成的訊息是透過身體語言所表達的。肢體語言另一個值得重視的原因,是因其較口語溝通更具有可信度。

有效的非語言溝通,關鍵在於一致性與否。非語言表達的訊息,通常是許多具有共通性的表達方式匯集而成。當你留意到自己的非口語訊息時,你將發現你的身體語言傳達了許多潛意識中的想法和態度。瞭解了自己內在的住況,你便可降低自己的緊張情緒,而不致於持續地緊張。非口語溝通通常隨當時情境而具有不同的意義。無論手勢或表情,在不同的情況下有不同的意義。

 

3.     情緒表達:

    所謂情緒表達〈emotional expression〉〈張春興,1991〉,是指個體將其情緒經驗,經由行為活動表露於外,從而顯現其心理感受,並藉以達到與外在溝通的目的。而情緒與思想之間的關連,對於人際溝通有著很大的作用與影響,當個人生氣或高興的時候,會影響自己和別人的相處;然而個人對事情的想法或解釋也會影響自己與別人的溝通,由此可知,情緒與思想之間的關連影響,對人們的行為有著很大的作用。

    黃惠惠〈1996〉提到在人際溝通中,情緒的表達具有相當正面的功能,其論述如下:

(1)別人可以更瞭解自己

如果我們把自己對自己、對環境及對別人的感受或情緒隱藏起來,別人就無從了解你了。或者我們總認為對方應該瞭解我的感受或心情,但事實上,人不會讀心術,唯有表露出自己的感受,才能讓別人有機會更了解自己。

    (2)自己可以更了解別人                   

            同樣的,我們也可以從對方情緒的表達中,知道對方的心情、感受。情緒的分享是基於互惠的立場,當我們在分享自己情緒的同時,對方也分享他的給自己。若是想知道別人對自己有何感受時,最好的方法是先把自己對別人的感受分享給對方。常常兩個人無法有更親密的關係,是因為每個人都在等待別人先採取行動。當然沒有人能保證你的分享一定能得到相同或是自己所想要的回應。但如果自己根本從來不先採取行動的話,那麼永遠都沒有機會可以瞭解別人的。

    (3)情緒得到解放並且變得更真誠

            有時當情緒沒有說出來或壓抑著時,就好像背負著重擔一樣。不論情緒是高興、傷心或難過,如有機會可以說出來,一定會有解放的感覺。當然並不是解放就是說出來,但是通常說出來不會對別人造成傷害但卻有益於自己。

    (4)使彼此的關係更牢固

            兩人從表面的關係要進入更深的關係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看彼此表露真誠感受的多少而定,分享真誠的感受可以使彼此的距離更縮短,彼此的聯結更緊密。只敘述事實,而沒有情緒感受的談話關係,只在傳遞消息上有用,但卻沒有人情味。尤其是當分享的情緒感受是正向時,更是如此;然而即使是負向情緒而彼此能去體會接受,關係同樣會加深的。

 

4.     理性與非理性信念

    根據EllisA-B-C理論來說,引發一個人的關鍵點在於信念與想法,Ellis想法區分為理性與非理性想法。合理的想法引起正面的情緒與行為,不合理或非理性的想法導致負面的情緒與行為。根據Ellis的說法,一個人對某事的想法會引發情緒反應與行為結果,由此可知,個人對交友或與人相處想法與信念,也會影響其情緒、行為與彼此的關係。因此,若能找出個人的非理性信念並加以擊破,對於人際間關係的增進會大有助益。

 

5.     幻遊技術:

使用幻遊技術(fantasy techniques)在生涯諮商上的應用價值有下列幾點:

(金樹人,民86)(1)反應豐富的內在經驗(2)提供價值評量的新方法(3)消除過當防衛,迅速進入諮商情境(4)刺激感性與直覺的經驗。

幻遊技術的實施可分為五個階段:引導、放鬆、幻遊、歸返、討論。在幻遊階段,當事人將注意力集中在身體的各種反應時,認知的操控能力同時降低,此種經驗非尋常口語表達能造作者。幻遊過後的討論,經常能就此深入問題的核心。

 

() 現有之團體活動單元或設計方案(活動設計參考資料)

人際百分百 人際溝通成長團體   設計者:邱智香、林素妃

 

十、參考資料:

金樹人(86)。生涯諮商與輔導。台北市:東華書局。

黃惠惠(民85)。自我與人際溝通。台北市:張老師文化公司。

張春興〈民80〉。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出版社。

人際溝通(86)(陽琬 )。台北市:桂冠出版社。

 

十一、單元設計大綱:

 

次序

單元名稱

單元目標

主要活動內容

所需時間

1

Hello Member

1.增進成員間的認識。

2.增進團體成員間的凝聚力。

3.了解並澄清成員對團體的期待及想法。

4.訂定團體規範。

1.猜一猜

2.了解與澄清

3.團體規範

4.心情氣球

5.相約下一次

10’

12’

10’

8’

5’

2

角色對對碰

1.讓成員了解自己的各種人際角色。

2.協助成員覺察各種人際角色的內在情緒、壓力。

3.讓成員從互動中去了解各種人際角色的不同想法。

1.暖身活動

2.天使與魔鬼天使篇

3.天使與魔鬼魔鬼篇

4.結語

10’

15’

 

15’

 

5’

3

聽你聽我

1.使團員能體驗傾聽的重要性。

2.讓團員運用同理心的技巧。

3.增加團體的凝聚力。

1.開始活動

2.你聽到什麼?

3.講到心

4.結束活動

5’

15’

20’

5’

4

弦外之音

1.成員能瞭解口語及非口語在溝通中的表現方式及重要性

2.成員能敏察口語及非口語訊息的真正涵意

3.能引發成員中層的自我表露

1.溝通透視鏡

2.戲說溝通

3.神奇顯像水

 

 

5’

35’

5’

 

 

5

信念大作戰

1.成員能了解非理性想法在人際關係中的影響。

2.成員能分辨理性與非理性信念。

3.成員能學習如何轉換非理性想法。

1.人際密碼

2.人際解碼

3.結論

 

17’

28’

5’

 

6

再見會

〝再見〞

1.讓成員藉著幻遊的技術回想前五次團體的經驗。

2.讓成員能對團體中的其他成員做回饋。

3.成員能對團體最具體的評鑑。

1.前言

2.再回首

3.感恩的心

4.重新出發

 

2’

7’

33’

3’

 

 

十二、分次單元設計及單元中所使用之書面資料(附件)

 

人際魔法盒──人際溝通成長團體 第一次團體  設計者:陳秋如、吳佩玲

單元名稱:Hello Member

活動地點:團諮室

所需時間:45分鐘

單元目標:1.增進成員間的認識。

          2.增進團體成員間的凝聚力。

          3.了解並澄清成員對團體的期待及想法。

          4.訂定團體規範。

活動名稱

活動流程

注意事項

所需時間

一、猜一猜

 

 

 

 

 

  

 

 

二、了解與澄清

 

  

 

三、團體規範

 

 

 

  

 

四、心情氣球

 

 

   

五、相約下一次

1-1團體領導者自我介紹,並對成員說明團體的內容、性質..等等事項。

1-2請成員依序自我介紹。

1-3完畢後,進行的活動。領導者發下一人一張小空白紙,請成員在紙上寫下自己的特質,三至五項。(越具體越好,如:我是喜歡和別人說話的。)將所有的紙張收集並且折起來,由領導者抽出一張,唸出上面的特質,讓成員猜出這張紙的主人是誰。依此步驟重複進行至所有人都輪到。

 

2-1使用繞圈發言的方式,讓每個成員說出自己對團體的期望及疑問。領導者可藉此機會澄清成員對團體錯誤的期待及想法。

 

3-1領導者說明團體中為了保護每個成員,必須要訂定一些大家共同遵守的規範,這些規範也是由大家一起訂定的。

3-2拿出團體規範的海報,邀請成員將所想到的規範提出並詢問其他成員的意見,若全數通過,就請該成員將此規範寫在海報紙上。

 

1.準備一顆氣球,由領導者示範。接到氣球的人要說一個給你氣球的人的一項優點。比如說:小名拍氣球給小花,小花就要說一個小名的優點,然後再傳給下一個人。

 

1.由領導者摘要此次團體的內容並在次提醒成員遵守團體的規範。(領導者可依個人的需要或風格進行團體結束的儀式)

 

 

  

白紙

 

 

 

 

 

   

 

 

 

附件1-1

 

 

 

 

 

 

 

 

 

氣球一顆

 

 

10

    

   

 

 

 

 

   

   

12

    

 

 

10’

 

 

  

 

8’

 

 

 

 

5’

           

 P.S.此方案較適合用於成員熟悉的團體當中,也就是團體成員之間要有相當的認識為基礎。

 

人際魔法盒──人際溝通成長團體 第二次團體  設計者:賴怡旬、黃琬珽

單元名稱:角色對對碰

活動地點:團諮室

所需時間:50分鐘

單元目標:1.讓成員了解自己的各種人際角色。

2.協助成員覺察各種人際角色的內在情緒、壓力。

3.讓成員從互動中去了解各種人際角色的不同想法。

活動名稱

活動流程

注意事項

所需時間

一、暖身活動

 

 

二、天使與魔鬼天使篇

 

 

 

 

三、天使與魔鬼魔鬼篇

 

四、結語

 

1-1領導者帶領聆聽一首關於角色的歌

 

2-1請成員先隨機兩兩一組討論分享自己在各種人際角色中,哪一個角色是自己最喜歡的。----3分鐘

2-2回到大團體中,領導者帶領分享自己最喜歡的人際角色及原因等。

 

3-1領導者帶領團體成員分享自己最討厭的人際角色

 

4-1領導者帶領成員分享23之間的差異,並由此獲知自己在人際關係中的特質。

4-2領導著帶領成員間互相作回饋,並使成員對不同角色有另一番體悟

 

音響、唱片、歌詞

 

 

 

 

 

 

 

 

 

 

10’

 

 

15’

 

 

  

 

15’

 

 

5’

 

           

 人際魔法盒──人際溝通成長團體 第三次團體  設計者:張瑋林、吳昇鴻

單元名稱:聽你聽我

活動地點:團諮室

所需時間:50分鐘

單元目標:1.使團員能體驗傾聽的重要性。

2.讓團員運用同理心的技巧。

3.增加團體的凝聚力。

活動名稱

活動流程

注意事項

所需時間

一、開始活動

 

 

二、你聽到什麼?

 

 

  

 

三、講到心

 

 

 

  

 

 

 

四、結束活動

1-1簡單摘要、回憶上次團體的內容;並說明此次團體的主題與目標。

 

2-1暖身活動:放一段音樂(之中包含電視新聞、吵雜的嬉鬧聲以及有人在對話)。

2-2發下紙筆,請成員紀錄下剛剛「聽」到什麼?並邀請成員分享。

2-3說明「聽」這樣的歷程中是帶有選擇性的,而我們往往只記住我們認為重要或是我們感興趣的。

 

3-1由領導者向成員舉例說明「同理心」的意義,以及運用同理心的各種技巧。

3-2進行活動,每位成員敘述一件讓他有情緒反應的經驗,但不向團體成員說出他的情緒反應是什麼。而這個情緒經驗不一定是很強烈的。當主述者講完事件情節之後,團體成員討論這個人的情緒經驗。並說明他們根據什麼做判斷,之後主述者再給團體成員回饋,看看他們的知覺是否正確。

3-3回到大團體中,請成員分享剛剛同理他人及被同理的感受>

 

4-1領導者摘要這次團體所進行的兩次活動內容,邀請成員分享此次團體的感受。

 

 

 

CD

手提音響

 

 

 

 

 

 

 

 

 

 

 

 

 

 

5’

 

15

 

 

 

 

  

20

 

 

 

 

 

 

  

 

 

5

         

 人際魔法盒──人際溝通成長團體 第四次團體  設計者:陳怡君、翼通煌

單元名稱:弦外之音

活動地點:團諮室

所需時間:45分鐘

單元目標:1.成員能瞭解口語及非口語在溝通中的表現方式及重要性

          2.成員能敏察口語及非口語訊息的真正涵意

          3.能引發成員中層的自我表露

活動名稱

活動流程

注意事項

所需時間

一、溝通透視鏡

 

 

 

二、戲說溝通

 

 

 

 

  

 

 

 

三、神奇顯像水

1-1簡單詢問成員一週來的生活情況,接著扮演一問題情境作為示範,然後就以此情境做一簡短的討論。(附件4-1

 

2-1邀請成員思考一種情緒、情境、行為,自由發揮其表演動作(不能說話),在全部開始前給成員一分鐘思考時間,然後邀請自願者演出,每次演出完給成員兩分鐘寫觀察心得表(附件4-2),猜測表演者想要傳達的意義,並由演出者指定下一位表演者。

2-2全部演出完畢後,先請成員將觀察結果拿出來討論,依照表演順序,猜測表演者想要呈現什麼?而觀察者又是根據什麼作為判斷依據?再請表演者公布答案,看成員的觀察、猜測是否符合,符合者依據何在?不符何者又是為什麼?進行討論。

 

3-3總結成員對非口語訊息的觀察,並補充在日常生活中,在對方的非口語訊息難以辨認的情況下,可以藉由口語訊息來加以輔助,使得溝通更完善,意思傳達得更清楚,彌補雙方認知上的差距。

注意討論時間要簡短。

  

 

發下觀察單

 

 

 

 

 

 

 

 

提醒成員作答有時間限制,請記下最關鍵部分。

 

 

5’

 

 

 

15’

 

  

20’

 

  

 

 

5’

           

 人際魔法盒──人際溝通成長團體 第五次團體  設計者:許精津、梁安美

單元名稱:信念大作戰

活動地點:團諮室

所需時間:45分鐘

單元目標:1.成員能了解非理性想法在人際關係中的影響。

    2.成員能分辨理性與非理性信念。

3.成員能學習如何轉換非理性想法。

活動名稱

活動流程

注意事項

所需時間

一、人際密碼

 

  

 

 

二、人際解碼

 

 

 

 

 

 

 

 

 

 

三、結論

 

 

1-1領導者向成員說明本次團體的目的及流程。

1-2向成員介紹理性與非理性信念的概念。

1-3利用「人際信念檢核單」讓成員練習分辨出人際中的非理性想法。

 

2-1領導者說明轉換非理性信念的原則:

a. 檢核自己的情緒、感受

b. 找出引發情緒的事件及非理性想法為何

c. 駁斥非理性想法,建立理性想法

2-2請成員想想:

    a.近期內,在人際互動中曾發生過哪些不愉快的經驗?情緒、感受為何?

    b.其含有的非理性想法有哪些?它對自己在人際關係中帶來的影響是什麼,以及該如何形成理性的信念,並紀錄下來〈附5-2

2-3邀請成員分享自己所寫的內容,並請其他成員給予回饋

 

3-1領導者做結論

3-2預告下次為最後一次團體

3-3發給成員一張空白卡片,請成員回去想想自己在五次團體下來所得到或改變的地方,並於下次團體時帶過來

 

  

 

人際信念檢核單〈附5-1

 

 

 

 

 

 

 

 

人際信念DIY〈附5-2

 

 

 

 

 

小卡片

 

 

2’

3’

 

12’

 

1’

 

 

 

 

2’

 

10’

 

15’

 

 

5’

 

 

           

 人際魔法盒──人際溝通成長團體 第六次團體  設計者:陳秋如、吳佩玲

單元名稱:再見會〝再見〞

活動地點:團諮室

所需時間:45分鐘

單元目標:1.讓成員藉著幻遊的技術回想前五次團體的經驗。

2.讓成員能對團體中的其他成員做回饋。                                                                           

3.成員能對團體最具體的評鑑。

活動名稱

活動流程

注意事項

所需時間

一、前言

 

 

二、再回首

 

 

 

 

 

三、感恩的心

 

 

 

 

  

 

 

四、再會

 

1-1領導者摘述前五次團體進行過的活動,並再次告知成員此次團體圍最後一次的團體。

 

2-1請成員選擇一個舒服的姿勢,將眼睛閉上,全身放鬆。(可播放輕音樂)

2-2領導者運運幻遊的技術帶領成員回顧前五次團體的重要事件。(領導者必須自行收集每次團體進行中的重要事件,幻遊的指導語見附件6-1

 

3-1請成員將第五次團體所發的小卡拿出,運用八分鐘的時間完成小卡的內容。(備註一)

3-2發給每一個成員一個信封。

3-3請成員起立為成一個圈,並帶著前一次團體發的小卡及信封,邀請一自願的成員先站在圓圈的中間,再依順時針的方向,每個人輪流對圓圈中的人做回饋,並將寫好的小卡放入他的信封當中。

3-4依此步驟進行至最後一位。

 

4-1發下團體評鑑單請成員填寫。(備註二)

4-2正式結束團體。

 

  

 

附件6-1、收音機、輕音樂

 

 

  

 

收音機、輕音樂信封、小卡

 

 

 

  

 

 

附件6-2

2’

 

  

7’

    

    

    

 

   

8

  

25’

 

  

 

 

3’

           

 

                                      備註一:此設計乃因為第五次團體與最後一次團體之間為配合課程的設計只間隔了五分鐘,

                                                     所以預留時間給成員寫小卡。

(理想狀況是讓成員在第五次團體結束之後帶回去完成,省下時間給回饋的活動)

                                       備註二:建議採事後評鑑的方式,讓前一個活動的時間更加充裕。

       

 十三附件

 


 著作權聲明:


1.本文經作者同意提供本【諮商專業倫理研究室】網站使用,著作
  權歸作者與本網站所有

2.讀者可基於教學,訓練與研究之用途列印本文,但在此等用途使
  用時不可向進一步之使用者收費

3.本文不可在未得作者同意下使用於出版、販賣等商業營利行為

4.當你進行列印或儲存等使用本文之動作時,即表示同意遵守上述
  聲明之約定

5.本著作權聲明視為本文之一部份,讀者於使用本文時應同時加以
  呈現

6.基於推展學校輔導工作之目的,各校輔導人員可更改此方案內容
  以為各校所用,此等用途時請加註參考自本文之說明

回上一頁